教研室简介
 卫生毒理学是公共卫生学院的传统优势学科,教研室成立于2011年7月,是“卫生毒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依托科室。著名毒理学专家金泰廙教授曾在我室任教并担任教研室主任,现任教研室主任为张怡博士。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5人,主要承担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毒理学基础》、临床等专业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的《循证医学》课程,并参与《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预防医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5年教研室承担科研项目16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6项,地厅级6项,现有科研经费近300万元,发表论文50余篇。
 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5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博士学位者4人、硕士1人。
 
 教学与教学研究
 教研室在坚持传统LBL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案例式教学”、“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夯实理论基础。在实验课程教学中,结合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及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内容,采用“设计性实验”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研室老师现主持省级教改项目一项,参与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另参编相关专业教材3部。
  
 
 学生培养
 目前卫生毒理学方向共培养研究生90余名,在读研究生33名,发表论文100余篇。
 
  
  
 科研情况
 教研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卫生毒理学。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金泰廙教授带领下,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镉接触工人钙、磷、锌、铜和镁的代谢研究。目前研究领域包括锰对神经和生殖毒性,镉对肝、肾、骨骼毒性作用机制研究,特色为抗氧化和凋亡信号通路在金属毒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在探索毒物对机体损伤,尤其是锰致神经系统损害的早期生物标志物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 卫生毒理学教研室近年来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 
   
    | 序号 | 项目名称(下达编号) | 项目来源 | 起迄时间 | 科研经费(万元) | 负责人姓名 | 
   
    | 1 | 更年期生殖健康现状评估及健康指导(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2012BAI32B03) | 国家科技部 | 2012-2016 | 22 | 周远忠 | 
   
    | 2 | “传染病实验室监测核心技术和技术体系研究”采样任务 | 国家CDC | 2013.12-2016.6 | 10 | 周远忠 | 
   
    | 3 | 骨骼锰蓄积与血清Aβ、认知功能的关系及锰致AD的机制研究(8166055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2017-2020 | 35 | 周远忠 | 
   
    | 4 | 雄性循环SHBG增龄性升高的原因及初步机制的研究(8186026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2019.1-2022.12 | 35 | 周远忠 | 
   
    | 5 | 先天免疫基因可变剪切 相关遗传变异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及机制研究 (8206062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2021.01-2024.12 | 35 | 张怡 | 
   
    | 6 | 增殖胚胎干细胞中表达受甲基汞影响的microRNA的鉴定 (黔科合基础[2020]1Y357) | 贵州省科技厅 | 2020.01-2023.03 | 10 | 张建玲 | 
   
    | 7 | 孕期砷暴露胎盘中miR-29a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贵州省科技厅 | 2022.01-2025.03 | 10 | 谢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