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基础教研室简介

时间:2022-06-17  |  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  阅读:

 

食品基础教研室成立于2012年7月,在学院党政领导的关心帮助下,通过团队的齐心协力已逐渐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和谐团结、素质优良、爱岗敬业,科研水平与教学能力齐头并进的高素质学习型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

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9人,其中副教授4人,讲师5人,在读博士4人。教研室师资团队较年轻,基本情况如下(按入职顺序):

蒋智钢,副教授,博士,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功能食品研究及毒理学。贵州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审评委员会委员、遵义市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员。

张孝刚,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泰国苏兰拉里理工大学(Suranare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UT),食品技术领域博士。研究方向:食品加工与营养健康食品蛋白质及其衍生生物活性肽。

王知松,副教授,工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食品组分互作及功能分析。主要研究领域:食品风味化学,食品加工及保藏。

李吉达,副教授,博士,德国Kiel University访问学者,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肠道菌群与健康。国家自然基金同行评议专家,贵州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评审会专家,贵州省实验动物专家,青岛市特色农牧紫云站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流感预警中心遵义监测点负责人,遵义医科大学学报青年编委,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右江医学特约审稿专家。

李密转,讲师,博士(在读),研究方向:食品分子功能化修饰与分子食品科学。主要研究领域:食品化学,食品物理化学。

孟庆峰,讲师,博士(在读),研究方向:微生物学。主要研究领域:食用菌、地衣及地衣生真菌多样性,食用菌栽培。

陈文莹,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食品营养与毒理。

刘阳,讲师,博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微生物与生化制药。

周亮,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食品微生物学。主要研究领域:主食加工与贮藏,食源致病菌生长与代谢。

教学任务:

教研室主要管理和承担本专业本科生《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食品营养学》《现代食品分离技术》《酒文化与品鉴》《食品毒理学》《食品分析》《食品风味化学与感官分析》《食品工艺学》《食品化学》《中国茶文化》《世界酒文化》等13门课程。

教研室老师在所有的课程里面均实施了一定比例的角色互换、CBL、PBL、讲测结合等特殊教学方式,注重人文教育,并将国家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教研室团队教学水平过硬、学生学习效果好,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等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4项,并获教学改革项目2项,发表教改论文18篇,且教改项目成果获软件著作权证书4项。此外,教研室还开设了《中国茶文化》和《世界酒文化》2门大学生通识选修课程供学有余力和感兴趣的同学选修。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获得专利证书5个、发表论文4篇。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覆盖特色食品加工、人畜共患病、健康食品、发酵、食品安全、食品功能性成分研究等多个方向。近年来教研室共获科研项目20余项,资助总金额为200余万元,国家级课题4项,省级课题8项,地厅级课题14项目,横向课题1项,以第二完成人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0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北图核心期刊3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40项。

社会服务:

在繁重的教学科研之余,教研室老师还长期担任《遵义医科大学学报》的统计学编辑,承担统计审稿等大量基础工作。孟庆峰老师先后挂职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科技副镇长、新蒲新区新中办湘江村科技特派员、汇川区毛石镇科技特派员等职务,长期作为新蒲新区新舟镇沙滩村黑木耳基地的技术顾问,开展食用菌种植、深加工以及食用菌产业规划顾问,为遵义市戒毒所劳教人员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等社会服务。